close
本報記者姚建莉實習生毛汪蕾上海報道
5月15日,上海召開自貿電動床試驗區深化改革動員大會,部署相關工作。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台灣電動床工廠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簡稱《方案》),據悉,實施該《方案》的98項改革任務和2017年的24項重點工作,已在上海全面啟動,其中包括今年年底前形成自由貿易港區的建設方案。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從2013年提出的“投資貿易便利化”進階為瞭“投資貿易自由”,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的新高度。
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秘書長陳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投資貿易便利化並沒有跳出過去保稅區的框架,而自由化則包括更多稅收制度、資金流動、人員流動等方面的改革,更接近於香港、新加坡等地全方面的開放。
從“便利化”到“自由化”
今年3月公佈的《方案》,是上海自貿區設立以來國傢出臺的第三個改革方案,因此也被稱為“上海自貿區改革的3.0版”。
《方案》提出,到2020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要率先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建設成為投資貿易自由、監管公平高效、營商環境便利的國際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
和2013年、2015年的兩版改革方案相比,3.0版本的最大亮點包括提出設立自由貿易港區、並將“投資貿易便利化”更新為“投資貿易自由化”。
陳波認為,上海的自由貿易港區做什麼的問題早已有大量的準備材料,重點在於具體該怎麼做,包括風險可控、壓力測試等。
其中,投資貿易自由化是實現自由貿易港區的必要條件,“過去的便利化並沒有跳出保稅區的框框,強調的是比較好的進出口管理模式,是風險較小的改良,而自由化則在這個基礎上還有更大的進步,比如免稅范疇的擴大、人員和資金在一定范圍內的自由流動等。”陳波說。
朱民表示,這一目標定位,體現瞭上海自貿試驗區承擔國傢使命,對照國際高標準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戰略定位,也體現瞭國際投資貿易便利化規則的最新要求。
為瞭實現這上述目標,上海自貿區要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建設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要從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政務信息共享等一批基礎性、核心制度創新等方面展開。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服務國傢“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是中央對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另一新定位。
從2014年起,中國對外投資規模超過吸引外資規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而上海自貿區已成為推動全國各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臺。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底,上海已經辦結境外投資項目累計1577個,其中中方投資額累計546多億美元。
對此,陳波表示,“上海自貿區服務於‘一帶一路’主要從制度和具體行動兩大方面來實現,‘一帶一路’有個願景,但它沒有配套的合作機制和制度保障,就需要從自貿區提取經驗,自貿區的成熟經驗既是符合國傢高標準開放要求的,又是我們國傢現在可以適應的。”
而在行動方面,上海自貿區可以給予“一帶一路”的國傢在資金進出融資、貨物通關以及倉儲流轉方面更加開放的改革或者針對性措施。
根據《方案》,上海自貿區未來將建立綜合性對外投資促進機構、產權交易中心與技術轉移平臺和境外投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等三大平臺。把上海港建設成為連接國內外重點口岸的亞太供應鏈中心樞紐,建立境外資本與境內資產的對接紐帶,探索離岸稅制安排。
離岸稅制在上海自貿區三版方案中都被提出。據朱民介紹,目前離岸稅制改革已經有初步進展,依托服務貿易創新試點政策,上海自貿試驗區在研發、中醫藥等四個領域已經拓展瞭稅制范圍,參照15%的所得稅稅率執行。
此外,離岸稅制還包括貨物貿易的海關稅收。我國的貿易主要是轉口貿易,按照過去轉口貿易的規定,貨物進入中國倉儲必須先交關稅,當貨物最終確定運出中國國境,海關才會將關稅退回,“而現在的離岸稅制,就是即使到瞭中國倉儲時並不知道最後的買傢,也不用交關稅。”陳波說。
這一關稅前置、後置的改變影響巨大,如果沒有這個業務,大量的國際航運物流運輸業務會流失到別國。
朱民強調,為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的要求,上海要加快形成系統性的改革經驗和模式,促進制台灣電動床工廠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持續放大自貿試驗區的溢出效應和輻射效應。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